PVPOLUTEWBECIRRCCHTETBRUEIDSQQQSLHLZNGOQ
狂犬病病毒 英文為 Rabies virus
Rabies是瘋狂的意思,命名的原因為被感染的動物會增加攻擊性
在美國的研究報告指出,病毒的分佈有90%以上在野生動物(鼬鼠、浣熊、蝙蝠、狐狸)
在家庭動物如動物中貓3.9%、狗1.6%、牛1.9%
可見病毒在所有可能存在的動物中,其實狗與貓只佔非常的少數
雖然美國的流浪狗貓沒那麼多,但在美國家庭養的狗貓有更多機會與外面的野生動物接觸
而目前傳出疫情的地區,
如考慮到狂犬病病毒有很多種不同的病毒株,某些特定的病毒株只會感染特定物種
可能也與目前只發現鼬獾的感染有關
台灣叫作狂犬病其實是會誤導民眾只會被狗感染
統計上,有記錄的患者通常是被感染的犬貓咬傷所導致,
但實際上,有更多(教科書上記載是好幾倍)沒被記錄到的患者是因被其它動物咬傷而感染
所以建議在野外只要被動物咬傷就要主動去醫院就診
避免到山區野外並與野生動物(包括犬貓)保持距離的衛教也非常重要
如一定要去山區,建議穿著長袖與厚重衣服,因為病毒主要以被咬經由唾液傳染
如有衣服保護則可以減少病毒量
在國外的研究已指出,大規模的撲殺流浪狗,對病毒改變在族群間的組成比例毫無效果
目前,因為利用病毒也會從消化道黏膜進入感染
所以目前已有可以製成誘餌型的疫苗發明
而犬貓在接受疫苗後,在有效期限內,
如果暴露在病毒下,發病的機率則降低到0.2~0.3%(千分之二到三)
利用疫苗預防野生動物或犬貓,才能有效改變病毒在族群間的流傳
並增加擁有能對抗病毒抗體的個體在一族群間比例增加的可能
有抗體的個體增加其競爭力,易受染的自然會被淘汰
進而讓傳染病不再流行而消失
但如果經確診為已發病的動物,則一律安樂死以絕後患
而民眾也別特別恐慌,媒體上常標題聳動"狂犬病死亡率100%"
正確來說,狂犬病
"發病後"
才是死亡率100%,但被咬"不一定"會發病
文獻記載被有感染狂犬病的動物咬傷後,
發病的機率約50%上下(根據版本不同有的寫4成,有的寫30%~70%)
且被咬到發病之前有一段潛伏期
狂犬病是一種很特別的病毒
它的潛伏期(無症狀)非常長,為數週到數月甚至可能到一年或更長
如不治療等到發病,之後的進程就相當快了
因為潛伏期時間長且病毒量少量存在
所以它是非常少數可以在感染後還可以打疫苗治療(postexposure prophylaxis)治療的
與一般的概念:"疫苗只能事前打,只能用來預防" 不同
在研究指出,在"被咬到後"(非發病後)7天內開始接受治療下
"存活率可達9成"
如在被咬到後第一時間就開始接受疫苗療程,
"存活率更高可逼近100%"
所以衛教民眾不要拖時間,在黃金治療期馬上注射疫苗是非常重要的
小弟剛好有學過病毒學
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各位對這個疾病有更正確的觀念,
不是要大家不用擔心,我們還是要提高警覺
但不要被媒體的渲染(例如:被咬就一定會死)所誤導產生"不必要"的恐慌
BFZQNNNPILPXKKSNOKXLAZQLVQLSYPPIIWAHVFUG
留言列表